Wednesday, June 25, 2014

求索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为何会有恶?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疑问,有些人茶余饭后偶尔想想,很快又抛诸脑后;有些人却愿意舍弃所有倾其毕生,只为了追寻解答。毛姆在《刀锋》中描述了这样一位求真求实的青年,讲述了他一段探索的人生。

     
    Larry出身名门,性格开朗,会马术、喜欢打高尔夫,是个十足的“富二代”。因为从小父母双亡,受父亲的好友照顾。十几岁时,与自己的青梅竹马订婚,如果故事继续这样发展,本可以成为芝加哥上流社会的一段佳话。可惜一战爆发,从小就热爱航空的Larry谎报了自己的年龄,在监护人的帮助下加入空军。一直锦衣玉食、生活渥越的贵公子突然目睹战争的现实和残酷,又亲历了至交好友在战场的离世,心中的价值体系、宗教信仰突然崩塌。战争结束,他回到芝加哥,变得沉默寡言。为了寻找困扰自己的答案,他告别未婚妻,来到巴黎,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时间过得飞快,约两年后,未婚妻央求他回芝加哥,找一份得体的工作,开始正常人的生活,Larry坚持继续寻找,两人只好分道扬镳。

    在巴黎苦读了两年,Larry觉得劳心还需劳力,他去了附近的一个煤矿,开始每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在这,他遇到了一位人生导师,一位同样在煤矿工作的劳工。此人有点像武林小说里的扫地僧,平时貌不惊人,可是酒后他就口吐莲花、不经意就显了几手毕生绝学。之后他来到波恩,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天主教士,应教士的邀请,他在修道院住了几个月。每天一边散步,一边聊人生。几个月后,在一位印度教徒的建议下Larry又到了印度。在印度的修道院,他生活了五年。每天冥想、阅读、聆听古鲁的传授。有一天,在一个山上的木屋,他经历了一次日出,所有的问题突然迎刃而解。带着他的收获,他离开了印度,回到了欧洲,医治了他的幼时好友,把他的经历写成了书。最后回到了美国,开始他的新生活。

     故事的开始非常无趣,看了二十多页都不知道主人公是谁,故事大概要说什么。看到后来,才慢慢理清故事的梗概。毛姆是个说故事的高手,通过与Larry的交谈,把整个故事一一道来。书中很多片段都有启迪性,比如未婚妻质问Larry,你如果爱我,就不会离我远去;你如果爱我,就该找一份得体的工作,让我过舒适的生活。美国是个新兴的国家,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做事、拼命赚钱,这么多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你怎么能忽视你的责任、放弃你的能力,而只是寻找这些毫无用处的答案?这些问题被问了几千年,没有人有答案,为什么你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找到?

    我想大多数的我们都是现实的,学习是为了拿文凭,工作是为了赚钱,结婚是为了家人社会压力,只有少数的幸运儿只为了求知而学习,为了兴趣而工作,为了爱而结婚。当我们做一件事,第一个问题往往是,有什么用?当我们做一个决定,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别人会怎么想?我们有太多的责任感,有太多的包袱。Larry不在乎实用,不在乎这个世界的想法。他有过爱情,有过荣耀,有过享乐,有过财富,但舍了爱情,舍了地位,舍了金钱,在阁楼埋头苦读,在煤矿挥洒汗水,在修道院谈论宗教经典,在木屋冥想苦思……基督精神、科学世界教不会他的,他在印度教里找到了答案。善恶存在于万物,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得到了真理,收获了理性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这本刀锋是从图书馆借的英文原版,毛姆的文笔,轻柔细腻,不堆砌辞藻,浅显易懂。读来会让你会心一笑,掩卷之后,又让你有所思考。很奇妙的是,很多西方人,从小在基督文化中长大,诸多疑问也得不到答案,他们远赴印度,在苦行僧般的冥想和修炼中祈求顿悟。Larry如此,另一本Eat, love, pray的作者也如此。老板说,这是本好书,问我知道书中每个词的意思么?我老实回答,为了图速度,法语一概不知,英语有若干单词不懂,囫囵吞枣读完。老板摇头说,你这样是糟蹋了毛姆的文字。没告诉他的是,这么好的书,读一遍当然不够,打算安定下来买来细细品读,到时候应该会有更深的体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