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5, 2014

求索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为何会有恶?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疑问,有些人茶余饭后偶尔想想,很快又抛诸脑后;有些人却愿意舍弃所有倾其毕生,只为了追寻解答。毛姆在《刀锋》中描述了这样一位求真求实的青年,讲述了他一段探索的人生。

     
    Larry出身名门,性格开朗,会马术、喜欢打高尔夫,是个十足的“富二代”。因为从小父母双亡,受父亲的好友照顾。十几岁时,与自己的青梅竹马订婚,如果故事继续这样发展,本可以成为芝加哥上流社会的一段佳话。可惜一战爆发,从小就热爱航空的Larry谎报了自己的年龄,在监护人的帮助下加入空军。一直锦衣玉食、生活渥越的贵公子突然目睹战争的现实和残酷,又亲历了至交好友在战场的离世,心中的价值体系、宗教信仰突然崩塌。战争结束,他回到芝加哥,变得沉默寡言。为了寻找困扰自己的答案,他告别未婚妻,来到巴黎,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时间过得飞快,约两年后,未婚妻央求他回芝加哥,找一份得体的工作,开始正常人的生活,Larry坚持继续寻找,两人只好分道扬镳。

    在巴黎苦读了两年,Larry觉得劳心还需劳力,他去了附近的一个煤矿,开始每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在这,他遇到了一位人生导师,一位同样在煤矿工作的劳工。此人有点像武林小说里的扫地僧,平时貌不惊人,可是酒后他就口吐莲花、不经意就显了几手毕生绝学。之后他来到波恩,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天主教士,应教士的邀请,他在修道院住了几个月。每天一边散步,一边聊人生。几个月后,在一位印度教徒的建议下Larry又到了印度。在印度的修道院,他生活了五年。每天冥想、阅读、聆听古鲁的传授。有一天,在一个山上的木屋,他经历了一次日出,所有的问题突然迎刃而解。带着他的收获,他离开了印度,回到了欧洲,医治了他的幼时好友,把他的经历写成了书。最后回到了美国,开始他的新生活。

     故事的开始非常无趣,看了二十多页都不知道主人公是谁,故事大概要说什么。看到后来,才慢慢理清故事的梗概。毛姆是个说故事的高手,通过与Larry的交谈,把整个故事一一道来。书中很多片段都有启迪性,比如未婚妻质问Larry,你如果爱我,就不会离我远去;你如果爱我,就该找一份得体的工作,让我过舒适的生活。美国是个新兴的国家,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做事、拼命赚钱,这么多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你怎么能忽视你的责任、放弃你的能力,而只是寻找这些毫无用处的答案?这些问题被问了几千年,没有人有答案,为什么你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找到?

    我想大多数的我们都是现实的,学习是为了拿文凭,工作是为了赚钱,结婚是为了家人社会压力,只有少数的幸运儿只为了求知而学习,为了兴趣而工作,为了爱而结婚。当我们做一件事,第一个问题往往是,有什么用?当我们做一个决定,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别人会怎么想?我们有太多的责任感,有太多的包袱。Larry不在乎实用,不在乎这个世界的想法。他有过爱情,有过荣耀,有过享乐,有过财富,但舍了爱情,舍了地位,舍了金钱,在阁楼埋头苦读,在煤矿挥洒汗水,在修道院谈论宗教经典,在木屋冥想苦思……基督精神、科学世界教不会他的,他在印度教里找到了答案。善恶存在于万物,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得到了真理,收获了理性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这本刀锋是从图书馆借的英文原版,毛姆的文笔,轻柔细腻,不堆砌辞藻,浅显易懂。读来会让你会心一笑,掩卷之后,又让你有所思考。很奇妙的是,很多西方人,从小在基督文化中长大,诸多疑问也得不到答案,他们远赴印度,在苦行僧般的冥想和修炼中祈求顿悟。Larry如此,另一本Eat, love, pray的作者也如此。老板说,这是本好书,问我知道书中每个词的意思么?我老实回答,为了图速度,法语一概不知,英语有若干单词不懂,囫囵吞枣读完。老板摇头说,你这样是糟蹋了毛姆的文字。没告诉他的是,这么好的书,读一遍当然不够,打算安定下来买来细细品读,到时候应该会有更深的体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Sunday, June 22, 2014

我们仨

T来自日本福冈,做事一丝一苟、有条不紊。H来自山东,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去年末,我们仨都在计划毕业,因此一拍即合,成立了一个写论文小组。在此之前,我们仨虽然在一个楼里工作,但研究领域不同,几乎没有交集。在此之后,因为共同的目标,三个女生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约会。周一,我们轮流分享自己的草稿,周末,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文法和结构的不足。除了感恩节、圣诞节、和一次T的面试,我们的约会从未间歇。
    
    熟悉之后免不了八卦。T很会打扮,会画精致的妆,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她几年前嫁给了一个喜欢日本文化的美国人,在T的影响下,两人都成了素食主义者,在这个普遍超重的国度两人一直保持着最佳体重记录。T家布置风格非常无印良品,简洁、整齐、干净。我看了一眼T的收纳箱,每条围巾、每件首饰都放得整整齐齐。他们有两只暹罗猫,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猫。因为他们爱干净,家里完全没有养宠物的味道。

    T跟她的韩国老板相处有些不愉快,之前还休学了一段时间调整心情。回来之后,换了个老板。一直认为,T是我们中学术最认真的一个,发了三篇文章,写作水平远在我俩之上,还找到了一个大公司的工作,按道理毕业没有问题。那时候她父亲被诊断出胃癌,虽然经过抢救,仍非常虚弱。她匆忙订了机票,赶回去陪伴父母,在日本的逗留期间,我们还用邮件交换修改稿件,她的认真和执着可见一斑。没想到后来还是跟前老板“水火不容”,我至今也没弄清她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后来跟我们聊说自己读不下去,我们都相当可惜。

    H长得漂亮,不过不是很在乎装扮。她去年刚结婚,先生是我之前实验室的师兄,两人郎才女貌,相当般配。师兄在西雅图做博后,一个月来一次,乐此不疲。当时我抱怨本专业找工作的不易,她表示师兄也是深受其苦,顿生惺惺相惜之感。印象中她老板对她很偏爱,后来才知道她跟老板也有诸多间隙,老板不负责任的刁难,甚至无故拖延她毕业时间。本来她是我们中计划最早毕业的那个,后来居然比我还晚了两周,不过好在顺利拿到学位。H之前在一个酒厂实习,后来也是在那里找到了博后的工作。她曾开玩笑,要是找不到工作就赶紧回家生娃,说再不生就生不出来了,我听了直乐。这回她要工作,估计孩子得往后拖。

    如今T去了Missouri开始新生活,H要去加州跟师兄展开更长距离的爱恋,只有我留在本地。研究生阶段的朋友都很随缘,因为一门课,若干次活动走到一起,可随着距离跟时间,渐渐就没有了彼此的消息,散落天涯。毕业意味着分离,趁记忆还鲜活留下些文字,纪念我们曾经一起批斗过老板,为未来发愁,给彼此鼓励打气的时光。




Friday, June 20, 2014

重生

三年前,在教会的免费午餐上认识了Ed和Virginia,他们为人的友善,生活的态度,以及相濡以沫的爱情让我欣赏,久而久之,我们成了莫逆之交。他们引导我参加周末聚会,学习圣经,又时时询问我的信仰发展。刚开始,我只是想要提高口语,有些抗拒跟他们谈论宗教。毕竟我在社会主义下成长,二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加上一直以来的科学教育,是个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很难接受上帝是唯一的救世主。可是耳濡目染,这一年又住在有两个基督徒的房子里,想法渐渐转变。不得不承认,在浩渺的宇宙、神奇的自然、无穷的未知面前,人力之贫乏、科技之有限。可是我还是充满怀疑和困惑,怎么解释我们的原罪,为何不享受当下而关注死后的世界,如何抛开自己以上帝为意志,什么才是基督精神……所有的这些都让我对成为一名基督徒犹豫再三。

    今天,Ed和Virginia替我庆祝毕业,饭后毫无意外地聊起我参加圣经学习以来的感悟。他们两人都是五十多年的基督徒,Ed以前是牧师,很会化繁为简,他帮我解释了我的很多疑问,Virginia也用她的经验帮助我理解。讲着讲着,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当他们问到,你是基督徒么?我脱口而出,是。说完我就扑到Virginia怀里嚎啕大哭。

    从一个无神论者到一位基督徒,我用了三年。之前困扰我的儒家传统、学术精神和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其实一直不存在。当我放下这个心结,我相信我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我把自己正式交给上帝,就是我的重生。


June 19, 2014

Dear Jun,

    Much has happened in our lives and relationship since we first met at free lunch over three years ago. We have so many memories of special times spent together: 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birthdays; going on outings with other students to favorite places in Oregon; spending time with your mom, taking her sightseeing while she was here; cooking and baking bread together; having deep conversations about life and love and values and faith; singing, praying, and discussing the Bible in house church; playing games after dinner in our home; sharing photos and stories of places you visited-and me, too.

    We've been so privileged to encourage and accompany you on your spiritual journey-your quest for God and Truth. I remember soon after we met, you told us that you were an atheist-you didn't believe in God. Now you pray freely to God and praise Him for His help in your life and studies. You've come a long way, and I believe God will continue to reveal Himself to you as you sincerely seek for Truth. Jesus came to reveal God to the world. By believing in Who he is and what he did to conquer Evil and Death, we can be in right relationship with God. Jesus cam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sinful people and a holy God. He once said: "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No one comes to the Father (God) but by me." (John 14:6)

   Fo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you have focused your time and energy and intellect on achieving your goal-a Ph.D. degree. We commend you for your achievement. However, I think of a challenging question Jesus asked that requires an answer: "What good will it be for a man (or woman) if he gains the whole world, yet forfeits his soul? Or what can a man give in exchange for his soul?" (Matt. 16:26) I urge you, dear, to put as much time and energy into preparing for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your soul as you have into getting your degree and finding a job, or even in planning your upcoming trip around the U.S. Degrees and jobs, travel and friends do not guarantee happiness and peace of mind and security for the future. That only comes from a right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d Who created you and has a purpose for your life. "I know the plans I have for you," declares the Lord, "plans to prosper you and not to harm you, plans to give you hope and a future. Then you will call upon me and come and pray to me, and I will listen to you. You will seek me and find me when you seek me with all your heart." (Jeremiah 29:11-13)

   We love you and will continue to pray for you to achieve God's purpose for your life. We thank God for allowing us to accompany you on this part of your journey. You will be leaving Corvallis soon, and we don't know if we'll see you again after you leave. However, we are praying and believing that someday we will be together in Heaven-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that God has prepared for us. Be sure you have made your travel plans and are on the right road to get there. And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keep us informed of your progress.

                                                                             Love and prayers,
                                                                           Virginia and Ed

Monday, June 16, 2014

偷影子的人

法国人有写童真的天赋,从《小王子》到《小淘气尼古拉》,再到这本《偷影子的人》。这该是本成人童话,因为可以从中读到自己的影子。

    这位没有姓名的主人公“他”是个孤独瘦小、从小父母离异的男生,从开学第一天,他就饱受班上比他大两岁马格的欺负。他喜欢学校里最有魅力的女生,但人家对他毫无兴趣。偶然间他发现自己有一项特殊能力,可以偷别人的影子。开始他十分担忧和害怕,后来他发现自己可以倾听影子讲述真心话,也因此有了窥探他人灵魂、了解他人过往的能力。通过与不同影子的对话,他完成了影子对他的期许: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为它们找回隐匿的记忆拼图。

    亲情、友情、爱情穿插其中,让故事读起来温情脉脉。虽然被马格欺负,但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虽然暗恋无果,但他找到了终生的灵魂伴侣;虽然爸爸因爱上别的女人而选择离去,甚至得知原来每一封爸爸的来信都被妈妈隐藏,但最终体会到妈妈一生对自己的付出和爱意……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与克蕾尔的片段。他们在夏天的海滩相遇,克蕾尔是一个不会说话却非常聪慧的女孩,她有一双神采飞扬的眼睛。尽管不会说话,却不妨碍他们沟通。克蕾尔会手语,会在空中写诗。海边废弃的灯塔是他们的秘密基地,在那里,他们分享了彼此的秘密和彼此的初吻。每天他们会去放风筝,克蕾尔会用风筝在空中写“我想你”。一个会用风筝向你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如何让人忘得了她?
    
    即便当时曾许诺每个夏天的相约,但少年时代的恋人总难免散落天涯。十四年之后,他又来到这座小镇,探索那座童年的灯塔,发现克蕾尔十年前留给他的字条和那个破损的风筝。他努力地搜寻克蕾尔,找回童年的记忆。期间得知原来克蕾尔的不会说话只是因为童年时的自闭症,是音乐让她恢复了正常,克蕾尔也成了一名演奏家。最终他找到了克蕾尔的音乐学校,风将修补好的风筝送到了克蕾尔的窗前。“太阳升起,我们的影子肩并肩拖长在人行道上。突然,我看到我的影子倾身,亲吻了克蕾儿的影子。于是,无视于我的羞怯,我摘下眼镜,模仿影子的动作。就在这个早晨,远处防波堤旁的小小灯塔里,塔灯仿佛又开始转动,而回忆的影子正低低向我诉说这一切。”

爱情,仿佛影子一样,如果你踩中了,就请带走我的心。

Saturday, June 14, 2014

湾区的日与夜

从日出到夜幕,每个时刻都能邂逅湾区的不同面。它的激情、它的多彩、它的生机、它的宁静……翻看半年前的旧照片,犹然想起当时的晚风和那样美的下玄月。





斯坦福校园




金门大桥

恶魔岛

渔人码头

静静的灯塔


下玄月
《晚风》

温柔的晚风 轻轻吹过 爱人的梦中

温柔的晚风 轻轻吹过 故乡的天空

温柔的晚风 轻轻吹过 城市的灯火

今夜的晚风 你去哪里 请告诉我

温柔的晚风 轻轻吹过 爱人的梦中

温柔的晚风 轻轻吹过 故乡的天空

温柔的晚风 轻轻的吹过 城市的灯火

今夜的晚风 你要去哪里 请告诉我

温柔的晚风 请你带走 我昨天的梦

今夜的晚风 你要去哪里 请告诉我


Wednesday, June 11, 2014

旧金山之艺术宫

     旧金山,是我五年前踏入美国的第一站。除了09年的圣诞节跟着几位素未谋面的驴友自驾加州,逗留了一日,其余每次的停留都是转机。因为著名,耳闻过很多关于这里的故事;因为来过,有些模糊的印象。听过看过,也就没了深入了解的冲动。年初再一次来到这里,慢慢体会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历史气息。

      
      被随处可见的游客迷惑,总以为旧金山是个人口很多的城市。查过最新人口调查才知道,比起老牌的纽约和洛杉矶,旧金山人口全美排名14,比不上圣地亚哥和硅谷附近的San Jose。作为加州人口的第四大城市,最标志性的是这里的同性恋居民。十九世纪的淘金潮带来了全世界梦想致富的投机者和创业者。当时创立的一些公司历经沧桑,至今仍充满活力,比如Levis牛仔裤(1873年)以及Ghirardelli巧克力(1852年)。
        1906年旧金山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当时市区四分之三的房屋被毁损,丧生人数超过三千人。重建工程进展迅速,很多建筑省略了防震设计,也为1989年的地震埋下隐患,此乃后话。为了展现地震重建后的新市容,同时为了庆祝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在1913年竣工,旧金山政府于1915年在现今的滨港区举行了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艺术宫(Plance of Fine Arts)就是为此而建。


      
      这座仿废墟建筑是由德裔建筑师Bernard Maybeck从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中所汲取的灵感,所以说,复古和山寨也是要看水平的。当年的世博会从2月29日一直持续到12月4日,之后,大多数的展场皆被拆除。然而因为艺术宫深受大众喜爱,慈善家Phoebe Apperson Hearst便在博览会期间成立了宫殿保存联盟(Palace Preservation League),以保护艺术宫免于被拆除的命运。尽管被保存下来,但是由于原先只打算在博览会期间使用,所以它的结构并不坚固。加上被恶意破坏,这座仿废墟建筑到了1950年代事实上已经濒临崩塌。1965年在慈善家Walter Johnson和外界的资助下得以重建,由建筑师Hans Gerson依照原先的设计重新装饰与打造新的雕塑,而圆顶的壁画、塔门的最后两根廊柱,以及展览大厅原始的装饰皆保留原貌,并使用钢筋混凝土来支撑圆形大厅的拱顶。在09年初又加入了人工湖和走道,加强了建筑物耐震强度。如今,这里是新婚夫妇拍摄结婚照和游客的好去处。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傍晚,一对印度新婚夫妇穿着传统服装在摄影师指导下拍摄结婚照。不少游人沿着湖边散步,成群结队的鸭子和天鹅在天边盘旋,湾区的风从耳边拂过。也许除了忙乱的生活节奏,旧金山也有它温情的一面。




----------------------------------------------毕业照的分割线-----------------------------------------------------
     



袍子好丑又贵,读博且珍惜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四世同堂》

花了一周多,读完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这么一本现代文学名著,曾是假期阅读的必列项目。想起上一次读这么正统的书,该是某年中学的暑假,伴着蛙叫蝉鸣,一晃,这些年都过去了。

      老北京在老舍笔下,一草一木都如此有神韵。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应季的水果,节日的糕点,充满人情味的礼节......字里行间,浸透了传承千年的民俗。读他的文字,犹如回到那时的北京,胡同还在,蓝天尚存。

      介绍中说这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真正读来,并没有多少正面斗争的场景,书里没提到多少共产党,连国民党,当时的国家政权都很少露脸。小羊圈胡同以及整个华北作为故事平台,完全被隔离,广播上只能收听日本电台,报纸上也只有替伪政府摇旗呐喊的赞歌。除了老三逃了出去单枪匹马斗争了几年,钱诗人为了报仇走上抗战之路,大多数人都是温水里的青蛙,忍气吞声、得过且过。

      瑞宣是个受过西式教育更保守传统文化熏陶的北京人,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更觉得自己有养活一家老小的责任。在忠与孝之间,他选择了尽孝,可又时时羞愧于自己的懦弱。因为老北京的客套与礼节,他撇不开面子斥责二弟,一个为了做官跟日本人摇尾乞怜的可怜人,也没有胆量跟胡同里的汉奸划分楚河汉界。读到瑞宣的矛盾与自问,我想到自己。如果这种难题摆在我面前,我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估计也是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独善其身,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自己既然做不到奋起杀敌,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呢?好在我们比他幸运,没有碰到这样的境地。  

      老舍这样温柔的人,给了书尽量圆满完美的结局。祁老爷八十大寿还没过,就有了九十岁生日的念想。有了四世同堂,还盼着五世同堂。我悲伤地想,八年抗战胜利又如何,还有国共内战,还有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有日本的侵略敌人,更有形形色色的“内部斗争”。老爷子经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军阀混战,谁知道能不能挺过这些。他的那些一辈子积攒的人生经验,早就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变得一文不值,可悲,可叹。

      书本之外,想到老舍,那么爱他的北平。谁曾想,最终投湖自尽。伤害他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他的同胞。好多人分析老舍之死,说他是文革的受害者;可何兆武《上学记》里又把郭沫若、老舍、冯友兰、臧克家列为文坛四大不要脸。谁能知道那段被抹掉岁月的真实,历史自有公道吧。我愿意相信老舍的无辜和无奈,这是一位读者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