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开始,朋友圈里就满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年的展望。一年将尽,每年的最后一天,人总难免摊开手掌细细打量,想从密如蛛网的掌纹里看出命运的路数,想看出自己此时此刻身在哪里,命运又会把自己带向何处?
过去的365天,走过很多地方,看过一些书,认识了若干新朋友。找工作的那段时间,焦灼烦躁,好像碰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前途不可知。等一年将近的时候回头再看,又觉得一切不过尔尔。此刻,预感前方可能会有更多的激流险滩。彩灯点点,乐韵飘飘,无论欢喜悲愁,此身尚在。
美好的新年前夜,孩童渴望着礼物,情侣渴望着欢聚,红酒渴望着酒杯,烟火渴望着夜空。朋友问我新年可有什么计划,打算如何庆祝。对于我,12月的最后一天,如同刚刚过去的平安夜,并未有什么不同。上次听节目,新年计划60%的人坚持不到新年的第一周,而90%的人会半途而废。有个段子说My goal in 2015 is to accomplish the goals of 2014 which I should have done in 2013 because I made a promise in 2012 and planned in 2011。现实生活可能并没有如此夸张,但大意也确实如此。
每年我的计划其实大体相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得多了有时会有错觉,放佛可以跳过生活,直接从书本寻找答案。书本告诉我们爱情的模样,生活的模样,让你对前方有某种具体的期许。这便犯了文艺青年的毛病,眼高于顶而不切实际。我们就是那赤铜,需要为生活的熔炉熔炼,为历练的铁砧锤炼,最后交由时间的流水打磨,才有本来的颜色。
今年除了那些旧瓶老酒,倒是有了些新的内容,对家的期待。来美这几年,身为一个过客,不曾设想在这里安家。幻想自己可以如游侠,信马由缰穿行在世间。碰到一个人,两年的光阴,渐渐变成彼此生命的一部分。虽然其间有过摩擦和不快,但想到对方嘴角扬起的笑容却真实存在。到了我这个年纪,又只身一人在海外,家人和朋友难免会催婚,偶尔会发发牢骚,实在是对婚姻欠缺考量。周国平说“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家如此美好,琐碎平淡的婚姻生活却更是常态。希望我们的爱多一些,勇气足一点,可以成为彼此的舵手,承载家这艘小船。
Wednesday, December 31, 2014
Saturday, December 6, 2014
等待爱情——Ladies in Lavender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这算是一种情怀,与年龄无关。
在一个偏远僻静的英格兰海边小镇有一对年迈的姐妹,她们相依为伴,生活简单而宁静。一天她们在海边发现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少年,少年被带回家悉心照顾。他来自波兰,有着日耳曼式干净的笑容,健壮的身材,天真的双眸,说着带口音的德语。他的年轻幽默与活力让姐妹俩很快喜欢上了他,姐妹俩教他英文,拿出积蓄为他置办新衣,给他忙前忙后。少年在姐妹俩的照顾下渐渐恢复,她们救了这位少年,殊不知这位少年却偷走了她们的心。姐姐不动声色,可是妹妹却不期然开始了自己的初恋。她会在夜里起身,只为了抚摸少年的头发;她会为教他英语,把家里到处钉上英文单词;午夜梦回,她看见年轻的自己与少年相拥……
偶然得知少年喜欢小提琴,姐妹俩邀请村里的一位小提琴手来家里演奏,少年不经意的精彩演奏,招来了一位独居画家的喝彩。很明显,相似的年纪,相同的背景,同一种语言,让两位年轻人很快熟悉。画家的哥哥是位著名的钢琴家,某一天,他们不告而别,乘坐火车去了伦敦。而这一天,姐妹俩准备了烧鸡作为晚宴,等待少年回来。妹妹失声痛哭,而姐姐只能用肩膀给妹妹安慰。
没了少年,家里恢复了平静和冷清,妹妹每天失魂落魄,回忆跟少年相处的点滴。某一天,收到少年从伦敦寄来的信件,说他会表演小提琴。姐妹俩盛装去看少年的演出,看着舞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年轻人,过往的片段不停地闪回。表演精彩绝伦,结束后,姐妹俩在后台找到少年,可话还没说几句,少年就被别人拉走,周旋在演奏家之间。妹妹拉着姐姐离开音乐厅,两人相依却坚强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芳华正茂的青年会爱上垂垂老矣的妇人,哪怕她的爱是纯真而炽烈呢?
在一个偏远僻静的英格兰海边小镇有一对年迈的姐妹,她们相依为伴,生活简单而宁静。一天她们在海边发现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少年,少年被带回家悉心照顾。他来自波兰,有着日耳曼式干净的笑容,健壮的身材,天真的双眸,说着带口音的德语。他的年轻幽默与活力让姐妹俩很快喜欢上了他,姐妹俩教他英文,拿出积蓄为他置办新衣,给他忙前忙后。少年在姐妹俩的照顾下渐渐恢复,她们救了这位少年,殊不知这位少年却偷走了她们的心。姐姐不动声色,可是妹妹却不期然开始了自己的初恋。她会在夜里起身,只为了抚摸少年的头发;她会为教他英语,把家里到处钉上英文单词;午夜梦回,她看见年轻的自己与少年相拥……
偶然得知少年喜欢小提琴,姐妹俩邀请村里的一位小提琴手来家里演奏,少年不经意的精彩演奏,招来了一位独居画家的喝彩。很明显,相似的年纪,相同的背景,同一种语言,让两位年轻人很快熟悉。画家的哥哥是位著名的钢琴家,某一天,他们不告而别,乘坐火车去了伦敦。而这一天,姐妹俩准备了烧鸡作为晚宴,等待少年回来。妹妹失声痛哭,而姐姐只能用肩膀给妹妹安慰。
没了少年,家里恢复了平静和冷清,妹妹每天失魂落魄,回忆跟少年相处的点滴。某一天,收到少年从伦敦寄来的信件,说他会表演小提琴。姐妹俩盛装去看少年的演出,看着舞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年轻人,过往的片段不停地闪回。表演精彩绝伦,结束后,姐妹俩在后台找到少年,可话还没说几句,少年就被别人拉走,周旋在演奏家之间。妹妹拉着姐姐离开音乐厅,两人相依却坚强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芳华正茂的青年会爱上垂垂老矣的妇人,哪怕她的爱是纯真而炽烈呢?
生活不易
来美的这几年,我认识了一些基督徒。如果仅凭第一印象和浅显的交谈,很多时候我会错以为对方过得衣食无忧,家庭幸福。可如果有机会深入了解,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也曾经历过这些,原来生活对谁都不易。
刚开始跟基督徒交往的那几年,自己被学业烦身,基督朋友身上祥和平静的气场吸引我向他们倾吐自己的不满和埋怨。他们给我安慰和鼓励,我却很少关心那位听者他有何不幸或遭遇。成为基督徒之后,我加入了家附近的教会,认识了很多教会里的朋友。周日的Sunday school让我有机会聆听很多教友的故事,发现很多人遭受和经历的远超出我的想象,比如房子被烧,辛苦积攒二十多年的工作成果付之一炬;或者亲友药物成瘾,经济情感上难以承受;又或者心率失衡,差点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最近认识一位来自台湾的教友,年纪比我妈妈稍大,但保养得体。因为说着同一种语言,在西方教会格外合得来。我们渐渐熟识,才知道她早年离异,唯一的儿子患有忧郁症,长期接受治疗,但收效不佳。每每聊及她儿子,说者沉重,听者揪心。她说教会里很多人的亲友或熟人都患有忧郁症,可是关于这方面的治疗和康复还远远不足,而我们能做的又相当有限,怎么办呢?只能倚靠上帝给我们唯一的慰藉和希望。
刚参加教会那会还认识了一位老奶奶,四五十年前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在高校教书直至退休,退休后在教会做志愿者工作。也是因为她的介绍,我参加了AWANA的志愿者活动,成了3-4岁的小朋友们的老师。看着她的和蔼可亲,我以为她的人生一定风平浪顺。殊不知原来当年她的第一段婚姻遭到了父母的一致反对,婚后也是因为不合一年就离婚了,好在后来遇到了她的先生。
离婚、失业、身体抱恙、情绪低落、财产受损……在社会上听到的那些苦痛与承受,这里一个不缺。可问起他们,你们觉得生活不公么?他们还是异口同声地否定;聊起希望和信仰,他们还是那么坚定。曾经我把信仰当做免死金牌或护身符,以为有了它,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平安喜乐,其实完全是中国人的“实用主义”使然。看得越多,越觉得羞愧和汗颜。什么是生活的勇者?知道这个世界不够好,可还能拥抱希望和欢笑。
自勉。
Wednesday, December 3, 2014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
言语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
最近一部韩剧《匹诺曹》很是火爆,故事的开始便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报道。一队消防员临时接到报警赶到火灾发生现场,一位受害者以为两位同伴受困火场。虽然火势有些失控,但人命关天,消防队长还是组织队友进去救人。遗憾的是楼房突然爆炸垮塌,九位消防队员因此丧身火海,而那位队长却凭空消失。所有的舆论矛头都指向了那位消失的队长,记者们每天在队长家门口围追堵截,恶意猜测是不是因为队长的错误指令才导致这次事故。队长家人们每天都承受这种舆论拷问的煎熬。终于不堪重负,哥哥离家出走,妈妈带着弟弟跳海自杀,家破人亡。
仅凭想当然就猜测事故原因,又因此而进行新闻报道大肆宣传。民众不需要真实,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替罪羊,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不负责任的媒体也推波助澜,成了这次悲剧的元凶。万幸的是,那位跳海的弟弟被渔夫救起,却把复仇的使命深藏心底。故事仍在继续,又会牵扯出怎样更多的不幸呢?
公司今天发生的另一件事也于此有些关系。一个多月前,New York Time的记者电话采访了老板,采访进行的不是很理想。今天文章在网上发布,阅读之后才知道情况如此糟糕。记者没有经过调查考证,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文章充满了个人臆断。而读者也因为这篇文章,留下了很不公允的评论。我猜想老板当时的回答可能不够严谨,但这样有偏见和不负责任的报道居然能通过审核在网上发布也很让人吃惊。虽然我工作不久,但作为公司的一份子看到公司被如此误解还是心有忿怒。不过正如他所说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如果公司能够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借着以正视听的目的推广公司知名度,也算是一举两得。
最近一部韩剧《匹诺曹》很是火爆,故事的开始便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报道。一队消防员临时接到报警赶到火灾发生现场,一位受害者以为两位同伴受困火场。虽然火势有些失控,但人命关天,消防队长还是组织队友进去救人。遗憾的是楼房突然爆炸垮塌,九位消防队员因此丧身火海,而那位队长却凭空消失。所有的舆论矛头都指向了那位消失的队长,记者们每天在队长家门口围追堵截,恶意猜测是不是因为队长的错误指令才导致这次事故。队长家人们每天都承受这种舆论拷问的煎熬。终于不堪重负,哥哥离家出走,妈妈带着弟弟跳海自杀,家破人亡。
仅凭想当然就猜测事故原因,又因此而进行新闻报道大肆宣传。民众不需要真实,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替罪羊,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不负责任的媒体也推波助澜,成了这次悲剧的元凶。万幸的是,那位跳海的弟弟被渔夫救起,却把复仇的使命深藏心底。故事仍在继续,又会牵扯出怎样更多的不幸呢?
公司今天发生的另一件事也于此有些关系。一个多月前,New York Time的记者电话采访了老板,采访进行的不是很理想。今天文章在网上发布,阅读之后才知道情况如此糟糕。记者没有经过调查考证,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文章充满了个人臆断。而读者也因为这篇文章,留下了很不公允的评论。我猜想老板当时的回答可能不够严谨,但这样有偏见和不负责任的报道居然能通过审核在网上发布也很让人吃惊。虽然我工作不久,但作为公司的一份子看到公司被如此误解还是心有忿怒。不过正如他所说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如果公司能够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借着以正视听的目的推广公司知名度,也算是一举两得。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