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2, 2012

简单 。生活

  • 不是开花的季节,阳台的花却陆续绽放;叫不上名字,却满心欢喜,这样很好。
  • 定期去运动,手脚不够灵活,有时跟不上拍子。老师却总是鼓励,一二一二、加油加油,笑嘻嘻地跟着乱跳。上完课,累得只想倒在地上,这样很好。
  • 开始重拾画笔,晴天的时候去写生,雨天的时候在家里乱抹,把美好重现在白纸上,这样很好。
  • 困扰了两个月的实验总算突破瓶颈,陆续的实验接踵而至,虽然辛苦但可以一步步前进,这样很好。
  • 准备简历找实习,离毕业还有一段距离,抱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这样很好。
  • 嚷嚷了半年的文章总算开始动笔,计划明年春投递出去,这样很好。
  • 大学室友下周六的婚礼,看着朋友们一个个幸福,我也在努力追寻,这样很好。

Thursday, October 18, 2012

恋恋初秋

  关于秋的美,众多博友已经图文并茂、如诗如歌地赞颂过。既有美玉在前,我又何必再来抛砖?此处略掉文字若干,直接上图。其实吧,本篇的题目叫“秋季校园乱拍”更为确切~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银杏叶快黄了,秋天真的来了

Tuesday, October 16, 2012

时光虽逝,青春未央

如果为青春选择一处场所,我会挑中大学校园,象牙塔正如乌托邦,充满了乐观向上、爱心与幻想。 如果为青春选择一种颜色,我会挑中玫瑰色,朦胧、梦幻,还带着些许芳香。不早不晚,以一枚学生的身份,遇见这本书;我走进玫瑰色的校园,瞅见自己的若干影子,平静而温暖。

     故事发生在我最向往的西南联大,这座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充满传奇的高校,有着当代国内任何大学所不能比拟的成果和声名1937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开学,一时间,滇池边名师荟萃、精英云集: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外文系有叶公超、钱钟书,哲学系有冯友兰,历史系有雷海宗、陈寅恪、姚从吾、钱穆。当时生活清苦、物资匮乏,还有敌机轰炸和不时的警报,可校园里似乎谁都不以为意。尤其是年轻人,一边踏实求学,一边积极参与战事援助,此书的作者鹿桥正是其中的一员。

     若干年后,鹿桥先生借着四位大学生的故事,回忆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大学和人生中最好的岁月。在这洋溢着青春朝气与灵动的文字世界中,只有爱没有恨,只有美没有丑,只有青春没有苍老,只有温情没有残暴。与世隔绝的校舍、宽容严谨的学风、充满诗意的情怀、同学间深厚的友情、亲密的师生关系、天真烂漫的学子……恰同学少年。

    书中也有战争的描述,不过完全没有悲壮的气氛和激励的口号,与《围城》中的基调也是格格不入。我倒宁愿相信,这所特殊的大学校园,当时就是这样一番情景,豪情万丈正是年轻人。

    看完书才知道,有位台湾歌手黄舒骏,曾因为鹿桥的《未央歌》写下了自己的《未央歌》,特意上网找来听。老派的MV,优美的旋律不经意间又把我带回了书中,今夜注定要做个玫瑰色的梦了

   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 
   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 
   只是不知道小童的那个秘密 
   是否就是蔺燕梅 
   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 
   多少人为他魂萦梦牵 
   在寂寞苦闷的十七岁 
   经营一点小小的甜美 
   ——黄舒骏《未央歌
 

Sunday, October 7, 2012

新奥尔良的浮光掠影

一波三折,还是登上了去新奥尔良的飞机。跟着老板出行,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些战战兢兢。三年一度的学术会议,小女子第一次参加,华丽丽地打了次酱油。投了篇文章,做了个报告,表现有些差强人意。30分钟的报告,15分钟俺就说完了。还好,听众投来了同情的问题,救了我的场。不知道是不是态度不够端正,没觉得领略到什么会议精神、学习到什么高精尖的技术理念。倒是每天8点的开始,早两个小时的时差,总结成一句话:我跟睡眠做斗争,壮烈牺牲。会议在城区的Hilton酒店举行,奇怪的是,频繁地觉得房顶在震动。晚上投宿的酒店卫生条件一般,要命的是竟然看到一只老鼠从床底肆无忌惮地穿过!!!(╯﹏╰)b,再也不期待开会了~
   会议持续两天半,中间的一个下午,跟我们研究方向没啥关系,老板带着我在城中走马观花地转了转,总算可以自称“到此一游”。
   New Orleans原先是法国人的殖民地,城区有个旅游景点就叫French Quarter,法式建筑的阳台最有代表性,我们投宿的旅店就在这里。第一天到的时候已是晚饭时分,不知什么原因,街上熙熙攘攘全是人。老板介绍,这里可以在大街上喝啤酒,所以很多年轻人在这狂欢。可能因为是大城市,烟民明显比村里的多,不时有人喷云吐雾,让人避之不及。街边很多酒吧、迪厅,穿着暴露的姑娘在里面跳钢管舞,或在门口招客,拿着大喇叭大声嚷嚷“barely illegal" ,让我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以为重回了Las Vegas。

   奇妙的是,这样的喧闹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街上只有三五走过的游人,伴着明暗不致的灯光,仿佛昨天的热闹只是南柯一梦。
夜晚掏相机安全系数有点差,更重要的是技术水平所限,还是白天拍得更入眼一些。




French Quarter里有很多艺廊,画作、手工艺品、很多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如果有时间,真应该好好逛逛。
喜欢这样的小细节
咖啡馆外栖息的小鸟
可爱的招牌
密西西比河依城流过,每天都能听见船上的汽鸣声。河边送来阵阵微风,让这个城市清凉了不少。
Street Car应该是新奥尔良的特色,老式的有轨公交穿行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很有宫崎骏动画的赶脚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区域叫Garden District,一栋栋建筑别致的小洋楼,附带着修建整洁的花园,让人流连。


唯一的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街边种的似乎是橡树,树根把水泥路面都拱破了,走路极容易跌跤


公园里的野鸭子

附近有两所大学,是我见过最近的大学:Loyola University和Tulane University
    校园的一颗树上挂满项链,跟咱们庙里的许愿绳一样,打听才知道这里的习俗。据说如果姑娘喜欢人家,就给男人抛项链,是西方版的“绣球”。
   回程的车上我端着相机一个劲地咔嚓,一个老爷爷过来问我在这还停留多久,一眼看穿了我游客走马观花的本质。
途径一个墓地,因为这里地势低,所以坟墓全修得比路高出一米多,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临出发,完成“任务”般给室友带了个纪念品,给几位朋友寄了明信片。如果有机会,下次该旧地重游,跟不一样的人,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