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去意大利教学一个月,这段时间我“肆无忌惮”地打酱油,逮着各种机会钻空读闲书。盯着iphone这样的小屏幕,也能达到两三天一本的速度。“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当下的真实写照。
《野火集》——龙应台:龙应台是我很喜欢的台湾作家,丰富的个人经历以及犀利的视角让她的文字多了几许战斗的力量。书里很多文章都是20多年前她对台湾的社评或杂感;可是放到现今社会却依旧有它的批判价值。大陆和台湾,相隔何止20年?!
《苏菲的世界》:很少读哲学类书籍,这是我正儿八经读完的第一本。书中探讨了哲学、宗教、科学,如果我像苏菲一样,十四岁有机会读这个,会不会人生也有什么大不同?
龙应台——《目送》:写亲情、人生的一本书。有了朱自清的《背影》在前,这本亲情文集对我并没有多少触动。
北岛——《城门开》:特别喜欢这类散文,关于城市的一段记忆,对于童年的一段回忆。
林语堂——《武则天正传》:说是正传,我还是有点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不过当做小说看看也无妨。只是林先生对武则天还是很有个人看法的,书名叫《林语堂评武则天》可能更合适。
孙皓晖——《大秦帝国》:算是网络历史小说,看得我热血沸腾,恨生不逢时啊。只能慨叹,煌煌巨著~
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海边的卡夫卡》:所看的村上文集都是林少华翻译的版本,不知道我到底阅读了多少真实的村上。书中有句话记得很清楚“有思想的人都很寂寞,幸好还有好文章可读”
桐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炙手可热的言情小说家,《步步惊心》的作者。这本有点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合上书只记得那时的青春年少。
《你好,旧时光》:又是一本青春回忆笔记,书有个别名叫《玛丽苏病例报告》。据说这个词现在都市人群中很流行,真假不得知。
黄易——《寻秦记》:中学那会,古天乐黝黑的项少龙形象风靡校园,这应该是穿越剧的鼻祖了吧?时至今日,总算有机会看看原著。其实就是穿越版的鹿鼎记,不过因为刚读完《大秦帝国》,难免拿来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完全想左的人物评价,孰是孰非?
今何在——《悟空传》:一本充满新意与禅意的再评《西游记》,只是借用了西游记的人物,对人物注入了新的灵魂。书中有很多经典的段落,值得细细品味。
《霍乱时期的爱情》:果然是一本爱情教科书,囊括了我能想到的所有形式的爱情。The greatest thing is just to love and be loved in return.
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想起那句“之所以还喜欢男生,是因为还没遇到让你心动的女人”
《垫脚张望的时光》:青春文学,明媚阳光
王东——《别跟我说你懂日本》:书名起得很有欺骗性,但内容却出乎意料的好。尤其在这中日关系紧张的多事之秋,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更需要多加了解。菊与刀的国度,只有近距离接触才有发言权。
杨葵——《过得去》:又是一个老北京,又是满满的记忆。到不了的才叫远方,回不去的才叫回忆。
庄祖宜——《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个人类学研究生,放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钻进厨房,一门心思做美食。佩服这样的勇气与情趣;再次证明,食色,性也。
《十年一觉电影梦》:大导演李安的采访传记,看过李安的几部电影,尤其喜欢《饮食男女》和《喜宴》。在我心目中,他是最具人文气质的华人导演。(这里有他电影的一个总结点评)
《季羡林自传》:网上有人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说是出版社把季老的文章攒在一起就名曰“自传”。作为我,知道鸡蛋就不用知道鸡是啥样了,反正作者是季大师就对了。
PS:昨天收到朋友的礼物,亚马逊最新的kindle fire HD,这下更要当个书虫,安心啃书了。国内反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有点失控的状态。每每看到同胞伤害同胞的行为,只能感慨个人力量的渺小,真的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祝: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