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9, 2011

好一只会功夫的肥猫

“你如何打发一个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顶多街角点一杯口味一般的黑咖啡。。。”
    
    绝不容许这个周末过得这么百无聊赖,起床后突然想看刚上映的《功夫熊猫II》。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洗漱完毕,驱车前往town里的电影院;一看表离上映还差10分钟。事实证明我又多虑了,足足放了半个小时的广告后电影才正式开播。。。

    
    电影是3D的,皮影戏的开场让我倍感亲切。在国内都没亲眼看过的皮影戏倒被美国人搬上了大屏幕,可见他们还是做足了功课。整部电影看下来,一气呵成。动作连贯、节奏紧凑;有惊险有温情,有叙事有抒情,有搞笑有严肃;梦工厂算交出了一份有诚意的作品。不过3D的效果不太明显,算不算我期待太高呢?

    国内估计很快会上映,就不剧透了。那只肥猫还是一如既往的能吃能喝会憨会耍贫,看他那副地痞流氓的“无赖”嘴脸,再加上啤酒肚似的身段扭来扭去,没法不联想起另一只有名的肥猫——加菲猫啊。实在是这样的角色很讨喜吧?

    贫归贫,一谈起功夫还是毫不含糊,套用毛老头的口号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电影用大量的手笔描绘了太极追求的“以静致动”,动作制作得极美而有张力;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些上乘境界亦不过如此吧。
    好喜欢肥猫的养父那只笨鹅啊,对于这种慈父型的角色我是毫无招架之力。他帮肥猫收拾行李,事无巨细,连童年的玩偶都带上;替他接风,还准备了新一版的招贴画。毫无保留的父爱,还有那对襟小马褂,赞!

    电影里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如果他们不是说英语,那完全就是“中国出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崇山峻岭间的竹林,山脚下的某个村落,连成片的屋瓦房……这些如今只能在某个拍摄基地才能看见了吧?如今“国际化”的浪潮下又有多少个“原生态”可以幸存呢?电影的配乐也很中国风。反过来看,国内的动画倒是越来越西化,以前的“大闹天宫”“五色鹿”那样精品的国产动画早已销声匿迹,那些曾是多么美好的童年回忆啊~
    
    说个题外话,我注意到很多都是父母带着一帮儿女走进影院。现在国内的孩子有几个会被父母领进影院看电影呢?

Thursday, May 26, 2011

夏之乐章

第一次走进音乐厅听交响乐,算开个洋荤吧。因为是学生,门票免费;虽然坐在balcony,但已心存感激。
   身边一些朋友懂音乐,不经意间就发现某位“钢琴十级”,“古典流行通吃”或“门门乐器都会一点”……相比之下,连五线谱都看不懂的我真是“自惭形秽”的很那。不过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这不是找机会恶补么~
   这次表演是一个文化季的压轴,所以有很多专业的音乐家,当然也有我们学校的学生。这样的文化季已经举办了104届,西方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崇可以想见。演出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木琴演奏。木琴的声音清脆悦耳,很有几分泉水淙淙的意味;搭配上管弦乐的搭配,更显得行云流水。不知道用这些中文词汇来形容西洋音乐算不算不伦不类? 大笑 虽然木琴的表演曲目只有两首,不过精湛的演出让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了足足三分钟,最后还返场感谢了一回~
   开胃菜的第一部分结束,接下来正餐开始,曲目的主题是阿尔卑斯山。音乐逐渐响起,伴着音乐大屏幕上投射出各式各样阿尔卑斯山的风景。从日升日落到春去秋来,从山川河流到花草走兽……跟着音乐做了回“阿尔卑斯山之旅”。音乐时而激昂,时而安静,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最喜欢惊涛拍岸那段,场面之恢宏让我叹为观止。黄河、长江也是如此给了音乐大师们灵感的吧?
  “阿尔卑斯篇”演奏了近一个小时,中间还出现了一段插曲。因为要投影,所以全场灯都熄了,连舞台都黑漆漆一片。随着情节的发展,舞台的灯光时明时暗,正当我们欣赏到日落,全场又黑了。我以为演出就此结束,却发现灯又慢慢亮了起来,表演却戛然而止。大家都很奇怪,又过了十分钟,表演才继续。一直到结束,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疑惑 。

   表演的时候是不让拍照的,而且我的位置也不佳,就开场前拍了几张留作纪念。

演出结束,全场起立鼓掌~


     周四还有场Jazz表演,八月还有个芭蕾舞演出,期待ing~

Monday, May 23, 2011

倒叙的时光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总想着出去走走,“旅行”是个多么吸引人的字眼呀。可惜有段时间没出远门了,不过倒是有些回忆的片段,封存在收集的明信片里;偶尔翻出来看看,也是赏心悦目一桩乐事。谁说我只会拍照留作“到此一游”的凭证,不还有明信片么? 大笑 
          Ohio的Eric Lake, 伴着夏日时分的晚霞,停留在礁石上的海鸥留下了美丽的剪影
     Ohio的克利夫兰市中心广场,军人及水手纪念碑和终点塔。据说这是条美国最早通电的街,始于1879年。
Oregon的Silver Fall State Park, 前几天还有一批人去那hiking.这里有九处瀑布,一年四季,景色皆宜。
Oregon的火山湖。这张明信片完全没有反映出火山湖的美景,计划等妈妈来跟她去看看,要用相机捕捉那动人心魄的蓝。

加州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老实讲,看完那个之后,对于电影中出现的恢宏场景总是有些质疑。
加州圣地亚哥的“老城”。据称这里是加州的摇篮,不过老城面积真的不大。
加州赫氏古堡,依山而建,临水而居,举目就可以将太平洋和San Simeon海湾收入眼底。屋内是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装饰,很是精美。
这个二战时期的照片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圣地亚哥将这个照片做成了雕塑,就树立在城市中央,纪念二战时的“无条件投降”。
三番的金门大桥,早已名声在外了。
这是我上次去自己拍的,当时用的还是卡片机,效果还算满意。
天使之城,早期移民者给取的名。虽然现在经常看到很多城市都被描述成天使之城,不过这个可是首创。原来的名字叫The town of our lady the queen of the angles(好难翻译啊),后来缩称Los Angeles.
 
加州的丹麦村。微缩景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林同学游华盛顿后送我的,他拍的照片比这明信片的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链接在此,有兴趣的可以移步前往。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2572054323262637588/WashingtonDC#

Oregon,海边的灯塔.
加州优胜美地国家自然公园。图片的左边是世界上最大的裸露花岗岩。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是朋友送我的,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又是一周的开始,要听两场报告,一个毕业答辩。毕业季又要来了 耍酷 

Saturday, May 21, 2011

东京日和——从邮票看日本

明天学校有个Japanese Night的活动,自从参加过China Night, India Night, Latin Night...我就感觉这些Night跟走马灯一样每周轮番呈现。到底是“国际化”,一年52个周,每周不重样,也不是没可能。还没决定到底明天要不要去;毕竟对于日本,有些许好奇也有几分距离。
    记得早些日子看过一部日本NHK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他们对盛唐文化的敬仰,简直比我们要深厚许多。那部纪录片拍得极有感情和质感,比起CCTV同期丝绸之路的纪录片态度要诚恳的多。上个月看另外一部回忆录似的片子《梁思成 林徽因》,记录他们对中国古建筑的追寻和执着。片中提到了日本建筑师在奈良发现的唐代木塔(五重塔),推为国宝,并枉断中国境内再也找不到类似的唐建筑。经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一大批早期建筑师的辛苦发掘,在当时动乱的中国发现了应县木塔和另外的唐代木建筑。我不懂建筑,但日本对盛唐的热衷可见一斑。
    何止建筑,他们的文字、服饰、饮食起居都有中国的影子。突然想起家里还有些日本邮票;是来美国后,老板看我收集邮票赠我的。翻看这些精美的邮票,联想这个痴迷于绚丽樱花、精致料理的国家。
    

                  1995年国际文通周 international letter writing week
    (http://www.unostamps.nl/subject_international_letter_writing_week.htm).这个文通周旨在号召人们通过写信来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从1957年开始创办,后来演变成日本和泰国每年的纪念活动。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活动,竟然在Facebook上还发现这个组织。不过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写信寄信呢?
由左至右:正月风俗图屏风,月次风俗图屏风,松浦屏风,屏风的装饰作用自古有之吧。描绘的是普通民众玩的游戏,反映市井生活。(http://www.douban.com/note/139776571/这里总结了很多日本的文物,很是精美)

                     1997年国际文通周 international letter writing week 
上:东海道五十三次:程谷宿
下:隔田川堤雪眺望。来自浮世绘《东海道五拾三次》《东海道五拾三次》是日本歌川广重的浮世绘,是歌川广重在天保初年应征加入江户幕府到京都的献马使队伍,在江户与京都往返的十四天路程之间,从江户(东京)出发,跨过日本桥开始,经过品川,一路走海岸线,到小田原、箱根、三重,终点到达京都。最后由北边的陆路经由琵琶湖回到江户(东京)。一路上为沿途所见写生创作了五十三幅浮世绘初稿。日本邮政公社在2003年10月6日和2004年10月8日的国际文通周(即国际通信周),也就是每年10月9日国际电信日的那一周,分别发行的本年度国际文通周邮票,图案就是选自保永堂版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中的浮士绘。http://www.sanada.net.cn/hefeng/donghaidaowushisanci.htm
                        1999年国际文通周 international letter writing week 
上:富士三十六景:山下白雨
下:富士三十六景:深川万年桥下。来自另一幅浮世绘《富士三十六景》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A8%E5%B6%BD%E4%B8%89%E5%8D%81%E5%85%AD%E6%99%AF 真的很好看!

                        2000年国际文通周 (东海道五拾三次之内-舞坂) 
                        2001年国际文通周 (东海道五拾三次之内-大矶

看看日本的传统妇女,还真是古风古韵啊。怎么看都觉得透着贤良淑德啊,难怪有男同学戏称要找日本老婆~
                        这是庆祝日本加入联合国50周年,照例又是富士山。
   仔细一看,我也没收集多少日本邮票啊,怎么从摆弄相机到倒腾出一篇流水帐竟花了两个多小时?!查资料的时间占了大头,小小的邮票,大大的文章,都快成了考据癖。不过每次的发现都蛮有意思,乐在其中啦~
   哇,凌晨一点半!洗洗睡了,大家晚安~

Sunday, May 8, 2011

误闯的派对狂欢

天又阴了,刚晴了几天的好天气一转眼又毫无踪迹可寻。好歹上周末吸足了阳光,还碰巧参与了一场化妆“派对”。
   说派对可能不太贴切,不过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那是个什么活动。去酒厂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一片人声鼎沸。谁说只有中国人爱凑热闹,外国人扎起堆来可也是毫不含糊。花了半个小时找到了停车位,立马加入了人群。
   大家都穿的好奇怪,曳地的长裙、夸张的饰品、繁复的装饰还有诡异的道具……只能想象我们误入了一次中世纪的派对狂欢,虽然天这么蓝、云这么白。
  发现没?这里的女性身材很庞大。不知道她们的衣服是不是手工缝制的?
这张有点像电影情景,女主角深情款款地望着站在对面的王子。。。
武士归来
这个不知道状况,他做的是啥?
这个有点像纺车?
  室外当然是孩子们的天下,更何况这样的好天气。国外的孩子真是幸福,没有补习班、没有奥数,使劲玩就行了。看他们踩的干草垛,还是很田园的吧?
   有阳光的周末,空旷的草地,心情大好。跟妈妈视频的时候妈妈都短袖上阵了,我还是毛衣外套,这里的夏天还没影子呢~
看到一个极可爱的小女孩,蹒跚学步,她的爸爸紧跟其后,寸步不离。我的镜头一直追随着这对可爱的父女。
 再看这对母女,我老板说她们是北极熊和小熊,他太“mean”了 调皮 
  不远处传来婉转的歌声,顺着音乐,发现了一个唱诗班。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曲调之悠扬似乎把我领回了《音乐之声》的场景。我很配合地听完了整首,可不算短~  表演完毕,他们还做了屈膝礼,搞得我也回敬了一下,不伦不类了一把 耍酷 
  
  一些手工艺品也参与展示,很是精美,但大多我都不知道那些的用途,除了这个~
发现美女一枚 花开 
   有个好玩的板子,我们两个随行的老师去凑了回热闹,一个扮作住在城堡里的公主,一个扮作英勇的王子。王子和公主终于牵手,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她们笑得多欢 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