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在一个读书推荐目录上看到这本《这个世界会好吗》,封面的那个有几分学究味道的老先生吸引了我的眼球。做实验的间隙,没什么别的娱乐,想起这本书,就从网上找来随意翻了翻。读完中文觉得不过瘾,又从图书馆借了英文电子版;比较下才发现,网上的那个中文版被“阉割”了一半。因为对那段历史不熟悉,加上书中提到很多儒家、佛教的思想,费了点功夫了解相关背景。前前后后,花了近一个月才将它读完,算是近期花费时间最久的一本课外读物。
在此之前,我既不认识这本书的作者,也不认识这位老先生。查阅后才知道,作者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位副教授,研究东亚语言、文化和历史。那位梁漱溟老先生来头更大,维基的介绍上说:“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同时还是一位社会改造实践家,对推动乡村建设不遗余力。”艾恺先生在哈佛大学读博士阶段开始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兴趣,并选择梁漱溟先生作为他的博士研究课题。从此,他一直致力于梁漱溟先生的研究,被誉为“研究梁漱溟的第一人”,并据此在1979年出版了《最后的儒家》。因为当时国内刚经历过文革,中美民间交流还不频繁,所以他一直没有机会亲见梁漱溟本人。直到1980年,他才有机会在北京采访梁漱溟,这本书就是根据这次采访的十个片段整理成册的。1986年,他又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最后的儒家》进行修改,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多是第二版。
美国人会说中文的不少,说的溜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很少有人对历史和文化研究得这么透的。梁先生不太会英文,艾恺都是用中文采访;书中提到了很多佛学、儒家的思想,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起来都稍显吃力,他竟然能游刃有余,真令人佩服。
纵观全篇,梁漱溟一直称自己是个佛教徒、儒家、道家、马克思主义者、社会活动家,而且对基督教表示极大的尊重。在西方人眼里,这种自相矛盾的论调很难理解;在我看来,应该与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庸思想有关。既然世界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那么博采众长,也就不奇怪梁漱溟的这么多重身份了。
来美国之后,基督朋友都爱问我的信仰,我的回答常是no。现在想来,其实不是没有信仰,只是没有宗教信仰。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经过文革的批林斗孔,早就养成了无神论、人定胜天的习惯。不过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即便被现代化破坏得再严重,血液里有些东西还是流淌着,比如我们的儒家文化。
儒家重视人,注重自身修养,中心思想是“仁”。我们习惯用伦理和道德来行为约束,而不是西方的宗教和法律。我们重视“人伦”,家庭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占据首位,并由此扩展到其它的社会关系,比如师父,师母,师兄。我们没有一位完美的上帝,但有很多先贤和圣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和目标。
从小没读过四书五经,长大后也一味地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在国内的时候从没想过自己的文化根源。如今离家去国,身处这个文化大熔炉,倒是有机会回过头来打量一下自己。很庆幸可以读到这本书,借一个美国人的文字,梳理自己的想法。套用程颢《定性书》的一段: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 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想父母也是希望我做一名“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知行合一、唯求其是”的谦谦君子吧,不然怎会把期望都嵌在我的名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