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韩寒笑称林语堂“文章一般,文字俊俏”(真实性有待考证),遗憾的是我从来没读过林的任何英文原版。但就读过的中文来看,翻译后的《京华烟云》和《吾国与吾民》倒也不失为中文佳品。前些日子翻完《武则天传》,篇幅短小,叙述颇浅显,没能引起我的共鸣。倒是这本《苏东坡传》,用语巧妙,逸事信手拈来,很对我的胃口。
传记不是史实的严格记载,这本《苏东坡传》更是有着浓重的个人色彩。很明显林大师对于苏东坡已经是超越时空地崇拜,“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这样的溢美之词让人很怀疑历史上是否有真的这样一个人存在,不过就像梦想偶尔会投进现实,对一个历史人物些许的修饰和润色,使之形象更为丰满,对于读者也没什么损失。
印象中才子都有些酸腐气,自负才华天下绝伦,矫情得很。苏东坡很明显是个另类,“他多才多艺,可以写奏折,写政论,引经据典,不用翻阅参考文献;散文有著名的前后赤壁,诗词自不必说,连书法都很好,画画也很不错。这些文学艺术的门类,如果精通一门就很了不起了,何况他门门都拿得起,放得下。除了文人的根本,他还对工程情有独钟,是个办实事的人,西湖上著名的苏堤就是他留下的。做官,做文人很成功也到罢了,他还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幽默风趣,给坊间留下了数不清的话题轶事。”穿越历史的长河,抛却那些研究古典文学的学究们,还有这许多的老百姓对苏东坡津津乐道,杭州人一直以苏东坡老乡自居,点点滴滴,不得不反映这个才子的个人魅力。
苏东坡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很少悲叹自己的不幸,相反,他总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美食与乐趣。什么事情,经过他的点染,便觉得新奇有趣,翻出一层新意思出来。是他,写西湖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奠定了西湖的审美地位;是他,写如何把猪肉做的鲜美,至今人们还按照他的法子烧东坡肉;是他,来到岭南这样的地方,还能够发掘它的好处,在那里买田置舍,还说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世上的艰难苦恨,荆棘豺狼,在他眼中都化作了霁月清风,晴天朗日。还有什么能难倒他呢?他是如此的兴致勃勃,又是如此的超越世俗。 哲学,历史,佛学,道教……糅合成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体悟自然与美的能力,写进他飘逸而精采绝伦的诗句中。
如林语堂所说:“一个杰出的诗人和一个只有普通常识的女人生活在一起,结果往往是妻子比丈夫显得更聪明。”,苏东坡的妻子也是个温良贤淑的中国女子,使得他在闲适自由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比起李白的仙气,他更值得参考和效仿吧?
最后在盗用一下书评的最后一段,“每当想到世间曾经有一个这样伟大而温暖的灵魂生活过,我就觉得非常感动。苏东坡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人,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一种境界。中华文明灿灿星河,才子更是多如星斗,吾不爱才子,独爱东坡。”
PS:林的1947年英文版书名是The Gay Genius,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用Gay这次词来形容。图书馆有收藏,可以借来看看,比较下译文和原文的精妙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