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8, 2011

“读书”生活

    很久以前,大家就开始讨论纸质书会不会被电子书给替代。时至今日,层出不穷的电子阅读器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是各大售书网站的促销;明眼人早已看出了优劣。前段日子,我也在犹豫要不要买一台ipad或kindle fire,想了又想,还是放弃。可能有些矫情,还是迷恋纸的质感,低头鼻尖飘过的清香。这些愉悦,实在没有办法从电子书中获得。

    出门在外,读书尤其是读闲书成了一件奢侈。一是书不好买,二是没有空余时间。所以对于仅有的书籍也是格外珍惜,所谓敝帚自珍。不爱借书给人,害怕别人不爱惜,或者忘记还,甚至弄丢。不过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可以互相沟通交流的,倒是很愿意拿来交换。

   对门住着一位小书虫,周末借我一本The Little Prince.这可是西方的经典,普及率估计屈居圣经之后。虽早早就被我列入读书计划,却一直没有机会。同学炫耀,这可是个孤本,对于此点,我有些怀疑。不过,google了一下,这个1943年的版本,确实不多见。http://recycledreadsaustin.wordpress.com/2010/12/07/gorilla-in-the-e-book-room/

    刚读了几句,文字优美的让人想落泪。配上这个阴雨绵绵的冬日,再搭配上一杯热奶茶,唉,太小资了。。。

    豆瓣上有篇书评,写的很好。分享一下,by 大头绿豆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0104/#~

                那天我第一次打开《小王子》,就呆了。不是因为它的清新剔透,而是圣埃克苏佩里的那些画儿。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收到过很多画着小人的卡片,但是一直到那一天看到小王子里面一样的画面,我才知道,原来那些小人和花花草草曾经并且一直在这样忧伤的童话里生长着。 
   
    圣埃克苏佩里把它献给一个大人,献给他曾经做过的孩子。“每个大人都是从做孩子开始的。(然而,记得这事的又有几个呢?)”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年轻而忙碌,人们走路的时候总是匆忙得像上厕所一样。许多人都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星空或者夕阳;没有时间等一朵花开花谢;没有时间问问路边低着头的小孩在想什么;没有时间写信;没有时间赤脚走路;没有时间练习用口水吹泡泡。 
   
    《小王子》使我终于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事情被我忽略了,原来我已经忘记了自己从前的模样。 
   
    我们把许多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我们纷纷离开家乡,丢下父母,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煞有介事地生活。之后,每年我们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两个甚至更多个不同的地方跑来跑去,挤作一团。 
    我们听到某人的一句话,一定要思前想后,才敢断定那句话没有其他的含义。 
    我们的存在需要许多各种各样的数字证明。我们以占据许多各种各样的数字为荣。 
   
    我们又把许多很复杂的事情想当然地简单化了。我们早已对这个世界失去了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对什么都习以为常。但是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根本不了解,有太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我们都不再有兴趣和时间停留。 
    “我还有很多正经事要做!”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可笑的借口。 
   
    七月三号的我猜,一个小孩说,有一种车他最喜欢。于是大人们纷纷开始猜测,奔驰,大卡,云云。结果小孩说,他最喜欢垃圾车。 
    因为垃圾车来的时候,都有音乐。 
    你看看人们都在乎些什么!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忘记自己还有眼睛和耳朵,可以感知一切天造地设的自然和美好。多少眼睛被五色流光遮蔽了,看不见四时更替,季风的颜色;多少耳朵被万象喧嚣堵塞了,听不到落叶簌簌,沉默的歌唱。 
   
    一个朋友说,有一天,他看到两个小孩在赛跑。他们往上扔一块小石子,石子落地就跑。这就是发令的方法。聪明吧? 
    我们长大了,于是变笨了。 
   
    我的版本是马振骋的(可惜电子版没有找到)。我很喜欢他的译笔,特别是他抒写小王子与玫瑰的爱情的那些字句。 
   
    “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 
   
    如果你想看这世间最青涩而美好的爱情,你不能错过《小王子》。请原谅我不愿意跟你们开始“驯养”这个话题。 
   
    这么深的夜,我怕我早上起来,就忘记自己说过什么。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信仰让生活更快乐

   来美生活三年,陆续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美国人,以基督教徒居多。每周三学校附近的教会有免费午餐,提供给国际学生;在那里我认识了一对特别的美国夫妻Ed & Virginia。

   夫妻俩都年过七旬,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其实我们认识不过数月,却相熟的犹如老友。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在一次又一次地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也感染着他们的幸福。

   Ed一直在Oregon工作,妻子因为癌症20多年前去世,留下三个孩子。Virginia在Oregon长大,19岁认识了她的先生,后搬到印第安人保护区,夫妻感情甜蜜。不幸婚后三年,丈夫在万圣节车祸去世。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直至中学毕业。后来Virginia去太平洋上一个岛国教英语教了两年,回到Oregon认识了Ed,两人相识相爱,一直走到今天。

   我喜欢去他们家,Virginia是个高超的厨师,会做各种美味的点心;她又是个精明的家庭主妇,极会变废为宝,东西改造;她还会讲故事,每每我们都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他们家,温馨整洁又充满情趣,小角落里常有惊喜。他们有一个联系薄,里面写满了各国朋友的名字;Virginia爱照相,每次活动都充当摄影师。厚厚的三大本影集,贴满了各国朋友的笑脸。
   
   夫妻俩一直热心为国际学生服务,长达数十年。Virginia说,他们年纪大了,有生之年完成不了走遍世界的梦想,就把各国朋友邀到家里来;有点像“既然大山不能向我们走来,我们就像大山走去”的意味。他们家每周五都是有朋自远方来,欢笑满堂。

   我们常聊天,他们如何自给自足,废物利用,用最少的资源变出一顿大餐。他们如何相濡以沫,互相尊重,让感情一直情比金坚。他们如何关爱他人,又被他人照顾,一次又一次熬过难关。我曾问过他们,你们怎么负担每次这样的宴请与招待?他们告诉我,他们会把这段时间做过什么,有什么活动整理成一篇小文,发给他们的朋友,有时候就会收到别人的馈赠。像这次感恩节,他们宴请了数十位朋友,全得益于一张匿名的100美元支票,对方希望他们用这些钱来负担感恩节大餐。

   中学那会的《读者》,里面有若干类似的西方故事。做善事的人会收到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善举就这样薪火相传。《三杯茶》里面,故事的主人在巴基斯坦建的第一所学校就得益于一位富人的捐献。他当时也是把自己的故事登报和邮寄。Virginia和Ed的故事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书中的影子。

   感恩节的晚宴在Virginia和Ed家中,火鸡或南瓜派并没有如何打动我,但餐后的游戏却让我有了些触动。Virginia让我们每个人写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一个个读出来,生活其实没有那么糟。

   这对夫妻物质生活很普通,但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却告诉我们,他们精神世界的富足。他们谦和,朴实,友善,点滴中可见人生和生活的智慧。我不懂圣经,也不信上帝,但我感受到他们给身边朋友带来的帮助和快乐。

   谢谢你们。

   PS:仅以此纪念2011年,人生中第一个充满感恩的感恩节。